【大阪/綜合報導】為促進臺日跨國語言教育與文化交流,由僑委會備查僑校「大阪弁天町臺灣華語教室」應邀前往臺中東海大學,參與語言交流與文化體驗課程。該校校長陳洳豔親自率領多位日籍學員來臺,不僅展現華語教學成果,也為臺日教育合作注入嶄新活力。
大阪弁天町臺灣華語教室自2019年起與東海大學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初期以實體與線上雙軌交流模式推動。即便在疫情期間,陳洳豔校長亦持續透過線上方式與東海學生共同授課,維繫雙邊語言與文化互動。疫情解封後,更積極帶領僑校日籍學生赴臺,親身參與與東海學生共上的語言與文化課程,從虛擬走向實體,深化交流體驗。

此次語言交流課程於4月25日在東海大學舉行,由日文語言文化學系與食品科學系聯合主辦。課程中,東海學生全程以日文訪談日籍學員,協助他們以中文進行表達與互動,主題涵蓋「生活與工作」、「語言學習」、「文化推薦」等。這樣的雙語合作模式不僅讓日籍學員在安心環境中實踐中文口語,也讓東海學生培養跨語言溝通與文化詮釋能力。課程尾聲,日籍學生們以中文進行自我介紹,展現學習成果,氣氛感人。
行前,學生們也參訪臺北松山慈祐宮,親身體驗媽祖誕辰慶典、歌仔戲與陣頭文化,並獲贈象徵平安的壓轎金,感受臺灣民間信仰與文化活力。活動期間亦安排參訪阿里山御統茶園體驗採茶與阿里山自在山林咖啡辳莊體驗採咖啡豆、咖啡豆烘焙及做鳳梨酥體驗,深入感受臺灣的食農文化與生活美學。

此次交流也特別加入與日籍歷史有深厚淵源的場域導覽,包括嘉義嘉農棒球場公園,了解臺灣與日本在日治時期的體育教育連結;以及造訪保存歷史工藝之美的臺灣花磚博物館,感受臺日文化交流在建築與生活美學層面的軌跡與融合。多位日籍學員表示,這些行程讓他們感受到兩地文化的交會與延續,更加深對臺灣歷史文化的理解。
陳洳豔校長表示,自2024年起更與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合作,推動以日本料理為主題的永續飲食教學,讓學生思考如何將傳統料理與永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實踐「零飢餓」與減少食物浪費的理念。

東海大學王怡人助理教授與何若瑄教授亦於交流活動後頒發感謝狀予陳洳豔校長,表彰其對推動臺日教育合作與文化交流的長期貢獻。多位參與學員也表達感謝之意,認為透過此行不僅提升語言能力,更深入理解臺灣社會與文化,是難能可貴的學習經驗。

此次大阪臺灣華語教室與東海大學合作的交流行程圓滿成功,展現僑校持續深耕國際語言教育的決心與實踐。未來該校將持續拓展國際連結,為華語教學及臺日文化交流搭建更多元、更穩固的橋樑。